2023年是我國信息通信業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的一年。2023年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337.7萬個,具備千兆網絡服務能力的端口達2302萬個,萬物互聯基礎不斷夯實,技術產業創新發展。5G定制化基站、5G輕量化技術實現商用部署,全球首款衛星通話智能手機問世,6G、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新年是未來發展的新起點,也是復盤2023年發展的最佳時刻。2024年1月22日晚間,中國聯通緊隨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發布了2023年12月運營數據(如表1所示)。透過2023年運營數據,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大運營商整體的運營態勢,并從中窺見未來的發展趨勢。
表1 2023年三大運營商運營數據匯總(單位:億)
移動用戶增速減緩,5G滲透率大幅提升
三大運營商12月運營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電信移動用戶為4.08億戶、中國移動移動用戶為9.91億戶、中國聯通“大聯接”用戶為9.88億戶(“大聯接”用戶包含移動出賬用戶、固網寬帶用戶、固網本地電話用戶、物聯網終端連接和組網專線用戶)。
在5G套餐用戶方面,中國移動依舊保持著遙遙領先的地位,中國電信位居第二。其中,2023年中國電信5G套餐用戶為3.19億戶、中國移動5G套餐用戶為7.95億戶、中國聯通5G套餐用戶約為2.60億戶。在整體市場份額上,中國移動占比為58%、中國電信占比為23%、中國聯通占比為19%(如圖1所示)。
圖1 2023年三大運營商5G套餐用戶市場份額
近年來,隨著運營商用戶市場的逐漸飽和,三大運營商的移動用戶和5G套餐用戶增長速度也在持續減緩。與2022年相比較,明顯可見2023年三大運營商5G套餐用戶增幅均有所減少(如圖2所示)。
圖2 2022—2023年三大運營商5G套餐用戶增長對比
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5G“下半場”的到來,2023年運營商的5G滲透率實現了大幅提升。經過計算,2022年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的5G滲透率僅為69%和62%,而2023年兩家的5G滲透率已快速提升到78%和80%。
隨著5G滲透率的迅速提升,我國5G手機市場也終于“撥云見日”。中國信通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2.89億部,同比增長6.5%;其中5G手機出貨量2.40億部,同比增長11.9%,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82.8%。
穩定發展的寬帶業務,被“拋棄”的固話業務
除基礎語音業務外,寬帶也是三大運營商重點發力的業務之一。2023年中國電信有線寬帶用戶為1.9億戶,全年累計凈增926萬戶,增長態勢穩定良好。2023年中國移動有線寬帶業務用戶為2.98億戶,全年累計凈增2607萬戶。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11月,中國移動寬帶業務均保持正向增長,12月成為全年唯一負增長的月份,凈減2000戶。
同時,千兆寬帶發展也如火如荼,固定寬帶千兆接入用戶占比已近四分之一。截至2023年底,我國100Mbit/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戶為6.01億戶,全年凈增4756萬戶,占總用戶數的94.5%,占比較上年末提高0.6個百分點;1000Mbit/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戶為1.63億戶,全年凈增7153萬戶,占總用戶數的25.7%,占比較上年末提高10.1個百分點。
與寬帶業務相比,受時代發展影響的固話業務逐漸走了“下坡路”。2023年,我國固定電話用戶總數為1.73億,全年累計凈減608.8萬戶,普及率為12.3部/百人,較上年末下降0.4部/百人。從中國電信2023年固話業務數據來看,1—12月其固定電話用戶均為負增長,全年累計凈減用戶393萬戶。而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更是早已不再披露具體固話業務情況。
從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數據來看,2023年,三大基礎電信企業完成固定語音和移動語音業務收入分別為185.3億元和1108億元,較上年分別下降8%和2.5%,兩項業務合計占電信業務收入的7.7%,占比較上年回落0.8個百分點。
要創新也要守正,運營商應“坐穩”傳統產業
2024年1月24日,我國信息通信業的2023年官方“成績單”出爐,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正式發布《2023年通信業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23年我國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業務快速發展,全年共完成業務收入3564億元,比上年增長19.1%,在電信業務收入中占比由上年的19.4%提升至21.2%,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3.6個百分點。其中,云計算、大數據業務收入比上年均增長37.5%,物聯網業務收入比上年增長20.3%。
近年來,在轉型發展的驅動下,新興產業、“戰新”產業、“第二曲線”成為三大運營商有所側重的發展方向。不過,傳統業務依舊是三大運營商發展的重中之重,為新型業務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然而,在傳統業務市場已經接近極度飽和的情況下,特別是作為“第四大運營商”的中國廣電入局后,運營商應如何保持傳統業務高質量穩定發展?
在套餐資費服務方面,三大運營商紛紛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折扣套餐,以大流量、低資費、多權益等優勢吸引用戶選購。同時,三大運營商還將目光投向“Z世代”年輕市場,如中國電信推出“青年一派”、中國移動攜手時代少年團推出“芒果卡”、中國聯通與騰訊合作推出“大王卡”。
在基礎服務保障方面,三大運營商多措并舉加速提升用戶服務質量。今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信號升格”專項行動的通知》,提出了“信號升格”“感知升格”“保障升格”和“能力升格”等要求。而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共建共享700MHz 5G網絡,有效提升了農村和偏遠地區5G網絡的覆蓋質量;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加速重耕800MHz/900MHz頻段后,也迅速補齊了5G網絡建設的短板。
在差異化服務方面,三大運營商在衛星通信、5G消息、5G新通話等差異化業務上重點布局。隨著華為Mate 60 Pro的火爆上市,其獨有的“手機直連衛星”功能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作為天通衛星的獨家運營商,中國電信也火速推出了“手機直連衛星”業務,成為國內首個提供“手機直連衛星”服務的運營商。2023年10月,中國移動也順利完成了全球首個基于DC的新通話商用網絡呼叫,大幅提升了傳統通話場景的數據業務擴展能力。
近日,三大運營商分別召開了2024年度工作會議,各家均提出持續升級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打造高質量網絡和高品質服務。盡管三大運營商在“留住用戶”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也不得不承認用戶增長減緩的現實。2024年,面對這一不小的挑戰,運營商應進一步加大創新力度、優化服務質量、提升網絡水平,在守正中創新,在創新中守正,以滿足用戶不斷變化的需求。唯有如此,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保持傳統業務高質量、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