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5月10日電 (記者 陳杭)記者9日從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獲悉,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將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統籌推進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分園改革提升發展情況報告納入監督工作計劃,將重點從統籌推進分園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空間及產業規劃優化布局、創新生態環境優化提升、公共服務保障能力提升、擴大開放合作等五個方面開展監督。
其中,在統籌推進分園創新生態環境優化提升方面,將重點對優化提升平臺載體建設布局和高端要素資源集聚優勢,包括打造高品質特色產業園、建設一流大學科技園、培育標桿孵化器、建設共性技術平臺體系,以及加快構建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升科技成果落地承接能力等情況開展監督。
在統籌推進分園擴大開放合作方面,重點對支持園區鏈接全球創新資源、融入全球創新網絡體系、加強國際化開放合作以及推動京津冀協同創新、深化三地產業協作等情況開展監督。
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表示,中關村是我國第一個國家高新區、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已成為我國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歷經多次空間范圍調整,形成了“一區多園”發展格局。
北京明確中關村各分園主導產業定位。立足高精尖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趨勢需求,按照1個分園布局一般不超過3個主導產業、1個細分領域布局原則上不超過3個分園的考慮,確定分園主導產業發展方向,引導分園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形成差異化發展態勢。
同時,市區聯動打造高品質特色產業園,印發實施特色產業園建設指導意見和管理辦法,首批評定23家中關村特色產業園,覆蓋海淀園、昌平園、亦莊園等11個分園,園區實現年產值超過7000億元。
下一步,北京將進一步抓好中關村分園改革提升工作,推動空間布局優化調整,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中關村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奠定堅實基礎,有力支撐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