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昨天(26日)發布《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藍皮書》顯示,我國今年預計實施100次左右發射任務,有望創造新的紀錄。
空間站進入常態化運營模式
今年,我國還將完成2次貨運飛船和2次載人飛船發射任務,中國空間站進入常態化運營模式。
2024年,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將在4月和10月完成2發火箭發射任務,將神舟十八號和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送至空間站。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總體設計專家 常武權:長二F遙十八火箭正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航天員乘組的應急救援值班,另外長二F遙十九火箭已經完成了總裝和出廠測試。目前火箭產品狀態良好,預計今年3月份進場實施后續的發射任務。
據了解,神舟十八號飛船目前也已經在發射場執行應急值班任務,神舟飛船的多項系統將進行升級。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制人員 刁偉鶴:神舟十八號進行了電源(能源)系統升級,使得電池容量更大、安全性更高。同時,神舟十八號和神舟十九號也陸續在進行下行載荷運輸和上行載荷運輸的能力提升,現在對這個需求還是很迫切的。
根據計劃,今年10月,改進型大容量貨運飛船天舟八號將為空間站運送新的一批“補給”。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制人員 雷劍宇:此次任務除了我們為航天員在軌駐留消耗進行推進劑的補給,我們還對在軌實驗設備載荷的運輸能力(進行)提升。同時,貨運飛船自身作為實驗平臺,也是搭載多項科學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