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十六個字: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
近日,“科學‘西’引力,西湖區科普大使進校園活動”在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附屬小學北報告廳舉行,現場300名同學聆聽講座。本次活動邀請了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沈立榮。沈立榮教授是中國營養學會營養轉化醫學分會理事,專注于食品營養領域多年。本次活動結束,學校還進行了簡短而隆重的科學副校長聘任儀式,專門聘請沈教授擔任學校的科學副校長。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實現國民健康長壽,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標志,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健康中國”行動計劃是一項旨在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國家戰略,而食育教育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專注于培養公眾特別是青少年的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理念。食育教育正在成為提升青少年乃至全民健康意識和科學素養的有效途徑。
沈教授以食品安全與飲食營養健康科普為主題開展本次講座,講座圍繞食育教育的重要性、食品安全與營養知識、以及如何通過教育提升公眾健康水平等方面進行,為老師和孩子們講解食品科學與營養知識。沈教授首先引用了竺可楨老校長的話,強調了運動與健康之間的密切聯系,并提出健康是實現小康社會的基礎。他通過豐富的學術背景和工作經驗,為師生提供了關于如何通過食育教育促進健康的獨到見解。
沈教授提出,食育不僅僅是關于“吃什么、怎么吃”的教育,更是一種全面提升個體素質的過程。在討論食育的重要性時,沈教授提出食育是德育、智育、體育之外的另一項基本教育內容。他認為,食育能夠改變未來,通過培養科學的飲食觀念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有效地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沈教授結合大量圖文資料以及青少年的健康狀況,提出了“科學飲食八字方針”,包括“調整、維持、控制、增加”,并介紹了“四個一”原則,即每天一個雞蛋、一杯牛奶、一小把堅果和一副撲克牌大小的豆腐,作為簡單易行的健康飲食建議。此次講座,進一步增強了師生自我保健的意識,強調了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觀念,并鼓勵大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
據悉,沈立榮教授長期致力于食品安全科普,與西湖區科協合作密切,從西湖區2016年設置科普大使開始,便持續受聘一直支持西湖區科普事業。西湖區科協科普工作人員表示,“像沈教授這樣長期堅持做科普的科技工作者是我們最值得敬重的大師,我們經常組織科技工作者療休養、開展評優推優等加強關懷,積極舉辦項目合作、座談交流等加強互動,用實際行動踐行西湖區科協長期堅持的‘雙服務’工作理念——科協服務好科技工作者,科技工作者服務好西湖。”
作者: 沈小剛 來源: 西湖區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