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華為開發者大會2024(HDC 2024)在東莞籃球中心隆重揭幕。華為攜手各領域客戶及伙伴,全面分享了HarmonyOS、盤古大模型、昇騰AI云服務、GaussDB數據庫等最新科技創新成果,以及如何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在鴻蒙生態和大模型技術中心把握新機遇,構建智慧未來的新商業藍圖。
在今天下午舉行的大會主題演講中,華為云CTO張宇昕發表《系統創新x服務重塑 打造AI Native的華為云》主題演講。他表示,華為云通過AI的全棧系統性創新,并通過AI重塑云服務,從兩個方面打造AI Native的云。
華為云CTO張宇昕
一方面是“Cloud for AI”。即通過全棧系統性創新,能夠讓大模型的數據準備、訓練、推理、應用實現全流程的高效率和高性能。華為云全棧系統性創新覆蓋了數據中心、云平臺架構和基礎設施服務,為AI開發提供AI Native的基礎設施。
當前云平臺在大模型的訓練和使用中通常存在“算力墻”“內存墻”“能效墻”等問題。為此,華為云打造了下一代的云基礎設施CloudMatrix,改變傳統數據中心的架構和算力供給模式,將傳統的以CPU為中心的主從架構,演進為多元算力對等全互聯架構;并通過高速互聯網絡協議,將CPU、NPU、GPU 等算力資源全部互聯和池化,從而把AI算力從單體算力演進到矩陣算力,開啟智能算力新紀元。
同時,針對云平臺在大模型的訓練和使用中存在的“內存墻”問題,華為云正式發布EMS彈性內存存儲服務,基于Memory Pooling專利技術,通過顯存擴展、算力卸載、以存代算等三大手段來打破內存墻,釋放極致算力。
基于新一代云基礎設施和EMS彈性內存存儲服務、昇騰AI云服務等創新,華為云已經在貴安、烏蘭察布和蕪湖,構建了三大AI算力中心CloudOcean;同時也在華北、華東、華南等熱點區域部署了AI算力資源池CloudSea;還通過華為云CloudLake和CloudPond邊緣云平臺,將AI算力推到客戶身邊,提供最低時延的AI訓推服務。由此,華為云打造了云、網、邊、端協同的AI Native的算力平臺,提供給開發者、客戶和伙伴使用。
同時,華為云對AI 開發生產線ModelArts進行升級,在AI開發基礎設施和流水線之上,構建了大模型即服務平臺 ModelArts Studio,提供百模千態的第三方大模型托管服務,支持對大模型定制開發,并提供相應的工具和行業集成套件,讓客戶可以方便的將大模型與業務系統結合。
另一方面是“AI for Cloud”。除了系統性創新,華為云還將盤古大模型和華為在產品研發、數據治理、安全防護、業務運維等各個領域積累的數據和經驗相結合,“跳了自己的降落傘”,應用在了華為云CodeArts、DataArts、MetaStudio和GaussDB、云安全等系列云服務的智能化上。將華為云的服務重塑和升級,從而更智能、更高效。
在軟件開發方面,華為云通過結合AI Agent能力,將CodeArts軟件開發生產線從單點智能升級到項目級智能,大幅提升了問題定位率和項目級問題修復成功率,讓開發者能輕松實現項目級智能。
在數據治理方面,華為云將盤古大模型和華為多年數據治理經驗相結合,讓不熟悉IT技術的業務人員、管理人員可以通過自然語言交互的方式,快速獲取需要的數據,形成可視化的圖表,直接高效的管數、用數。
在數字內容生產方面,華為云將盤古媒體大模型和華為有著深厚積累的音視頻編解碼、3D模型物理仿真、圖形渲染等引擎能力相結合,一起用于AI內容生成。這樣生成的數字內容更符合物理世界的規律,并且可以實現任意時長的實時互動,突破了當前AIGC的局限。
在數據庫方面,華為云將產品文檔、專家知識、運維經驗等數據庫專業數據和大模型相結合,構建盤古數據庫大模型,讓GaussDB數據庫在開發、測試、遷移、運維等全生命周期實現智能化,顯著提升開發人員和DBA的使用效率。
在安全方面,華為云打造了面向安全領域的盤古安全大模型,能夠快速、精準地給出安全治理咨詢的專業意見,讓企業安全更加智能。